扫一扫
关注我们
了解更多
在中国,自建房楼梯可以参考的国家标准是 《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》(GB 50352-2019)。下面我将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为您总结关键尺寸、计算公式和实用建议。
楼梯的舒适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尺寸:踏步高度(蹱高) 和 踏步宽度(蹱面)。
踏步高度(r):上下两个相邻踏步板之间的垂直距离。这个值越小,上楼越省力。
踏步宽度(g):踏步板从前缘到后缘的水平距离。这个值越大,脚踩得越稳。
这两个尺寸不是独立的,它们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比例关系,由以下经验公式决定:
2r + g = 600 mm ± 20 mm
这个“600mm”大致相当于成年人的平均步长。符合这个公式的楼梯,走起来节奏感最好,最舒适。
根据国家标准和日常经验,自建房住宅楼梯的推荐尺寸如下:
1. 踏步高度(r):150 mm - 175 mm
建议优先选择 160 mm - 170 mm,这是一个非常舒适的区间。对于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,尽量做矮一些(如150mm-160mm),上下楼更轻松。
2. 踏步宽度(g):260 mm - 300 mm
建议值在 260 mm - 280 mm 之间。这个宽度能保证脚的大部分都能踩在踏步上。
3. 举例验证公式:
如果选择踏步高 165 mm,踏步宽 280 mm,则:
2 × 165 + 280 = 610 mm。这个结果在 580-620mm 的舒适范围内,非常理想。
除了踏步本身,这些尺寸也至关重要:
1. 楼梯坡度:住宅楼梯的坡度通常在 20°- 45° 之间,其中 30° 左右最为舒适。坡度是由踏步的高宽比决定的。
2. 楼梯梯段宽度:即楼梯的净宽。
自建房建议: 至少 900 mm。如果条件允许,做到 1000 mm - 1200 mm 会更宽敞,方便搬运家具,也便于两人侧身通过。
3. 楼梯平台宽度:连接上下两个梯段的水平部分。
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,并且不得小于 1.2米。这是为了确保在平台处能顺利转弯和短暂停留。
4. 扶手高度:从踏步前沿垂直量至扶手顶面。
室内扶手: 900 mm。这是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高度。
临空处扶手(如楼梯井一侧): 当楼梯井高度超过500mm时,必须安装扶手,且高度不应低于 1050 mm,以防人员意外翻落。
5. 净空高度:楼梯平台及梯段下方的净高不应低于 2.2米。这是为了避免高个子家庭成员或搬家时磕碰到头。
1. 测量总高度:测量从一楼地面完成面到二楼地面完成面的垂直高度(H)。
2. 计算踏步数量:
踏步数量(N) = 总高度 H / 踏步高度 r
N 最好取整数。例如,H=3000mm,计划r=166mm,则 N≈18.07。可以取18步,反算实际踏步高 r = 3000 / 18 = 166.7mm。这个高度是合适的。
注意: 踏步数量通常为偶数,或者符合“总数减一为平台”的习惯,这样上下楼起止脚更自然。常见的踏步数是13、15、17步等。
3. 计算梯段长度:
梯段水平长度(L) = 踏步宽度 g × (踏步数 N - 1)
因为N个踏步对应的是(N-1)个踏面。这个长度决定了你的楼梯需要占用多少空间。
4. 考虑家庭成员:如果家中有老人或未来有老人同住,应优先考虑降低踏步高度(如150mm-160mm) 和增加踏步宽度(如280mm-300mm),即使这样会加长楼梯、占用更多空间,但安全性会大幅提升。
5. 材质选择:踏步面要做防滑处理,如拉槽、设置防滑条。楼梯两侧最好都安装牢固的扶手。
关键参数 | 标准/舒适范围 | 自建房建议值 |
|---|---|---|
踏步高度 (r) | 150 mm - 175 mm | 160 mm - 170 mm(有老人可降至150mm) |
踏步宽度 (g) | 260 mm - 300 mm | 260 mm - 280 mm |
坡度公式 | 2r + g ≈ 600 mm | 务必遵守此公式进行计算 |
梯段净宽 | ≥ 900 mm | ≥ 1000 mm(更舒适实用) |
平台宽度 | ≥ 梯段净宽,且 ≥ 1200 mm | 至少1200mm |
扶手高度 | 室内 900 mm, 临空 1050 mm | 两侧都安装,确保安全 |
净空高度 | ≥ 2200 mm | 必须保证,严禁碰头 |
最后提醒: 在设计楼梯前,最好将平面图给有经验的老师傅或设计师看一下,他们能根据您的房型给出最合理的布局建议(如直跑梯、L型梯、U型梯等)。安全第一,切勿为了节省空间而过度压缩楼梯尺寸。